◆高英
三八節(jié)那天,下班回家的兒子懷里抱著一大束包裝精美的鮮花。粉色的康乃馨,配以紫色的勿忘草,密布花瓣的晶瑩水珠使鮮花嬌艷欲滴,一如兒子逼人的青春氣息。
“媽!送給你的?!?/p>
正在籌備晚餐的我接過花,說了聲“謝謝”,順手把花放到餐桌上,就去廚房炒菜了。
吃罷飯收拾停當(dāng),我坐到沙發(fā)上休息,扭頭看到餐桌上的花,心里一動,便將花移至客廳電視柜上了。細(xì)心的兒子從書房出來,發(fā)現(xiàn)鮮花被我換了位置,嘴里發(fā)出一聲“咦——”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
我不是一個看重形式的人,兒子送或不送我鮮花,并不影響他在我心中的位置。但是,作為母親,我必須讓兒子知道,他對我的每一份心意,我都珍視無比。
兒子買禮物送我,已經(jīng)很多次了。第一次送我的是一臺洗地機(jī),是他用自己上班第一個月的工資網(wǎng)購的,他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直到把洗地機(jī)扛回家,我才知道此事。兒子體貼地說:“以后你就不用彎著腰拖地了,用洗地機(jī)要輕便得多?!蔽疫@才知道,原來看似大大咧咧的兒子其實是一個心思細(xì)膩、慮事周全的孩子。以后兒子又屢次送我禮物,我也都欣然接受,并誠心誠意向兒子致謝,兒子自然也很開心。
我之所以會這么做,緣于無意中聽到的一次抱怨。那是幾年前的某日,我乘坐公交車上班,途中一個女孩向鄰座(我猜一定是她的閨蜜)訴說她滿腹的委屈,“我以后再也不愿送我媽禮物了。滿想著母親節(jié)買一束鮮花送給她,能讓她高興高興,可你根本想不到我媽她見到鮮花時是啥反應(yīng)!先是抱怨我不懂得艱難辛苦亂花錢,然后抱怨我買的鮮花不好看,不值那個價,說我不會辦事兒。唉!我真是無語了!”
女孩的話讓我的內(nèi)心受到很大震動。雖然我也秉持勤儉持家的原則,但對女孩媽媽的做法實在不能茍同。
不用說,女孩媽媽肯定是一位節(jié)儉慣了的人,但凡事都得有個度,不能過分計較。居家過日子,不僅需要柴米油鹽,也需要精神的享受和情感的慰藉!假如偶爾奢侈一把能換來一家人的和樂,那么這“奢侈”就值得。就如開心地接受女兒在母親節(jié)這天送上的鮮花和祝福,而不管這束鮮花是否物有所值。話說回來,這束鮮花是能用金錢計價的嗎?
身為父母,要學(xué)會理解和尊重孩子,千萬別無視孩子的美意,踐踏孩子的孝心。哪怕你有一千個理由來證明女兒所送的鮮花不是生活的剛需,但女兒只需要一個理由,就能讓她買下這束鮮花,那就是她對母親的愛,她想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借一束鮮花來表達(dá)對母親的感恩。
生活不易,但也別讓生活的沙礫遲鈍了我們感知親情的神經(jīng),粗糙了我們體察孩子的心地。愛是雙向奔赴,是要有回應(yīng)的。我們要學(xué)會愛孩子,也要學(xué)會及時而恰當(dāng)?shù)鼗貞?yīng)孩子給我們的愛。教育孩子不亂花錢是對的,可必須在對的時間、對的場合進(jìn)行,否則只能把事情弄糟。
畢竟,在我們的生命中,還有比錢更珍貴的東西,比如親情和愛,比如生活的浪漫與情趣,這些看似無用的東西恰似縷縷清風(fēng)和陽光,會給我們黯淡庸常的生活帶來新鮮與光亮。
因此,當(dāng)孩子向我們表達(dá)愛意的時候,請記得務(wù)必給愛以回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