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重慶黔江土家十三寨,距離黔江不到四十里的地方,糍粑是寨子里非常美味的特色小吃。做糍粑,是外婆最拿手的技藝。
外婆做的糍粑,只有乒乓球大小,且每個“乒乓”面里的餡都不一樣,小巧精致,盈手一握。
做糍粑的食材簡單,但要經(jīng)驗。糯米要挑選最好的,所以外婆為了買到上好的糯米,總是要精挑細選無數(shù)回。買回來的糯米,還得挑出那些色澤略差的,用水泡過夜后,準備工作才算完成。
待這些繁瑣的工序完成后,外婆才會動手將糯米煮熟。煮熟的糯米飯輕輕舀入石臼,再迅速而有節(jié)奏地擊打起來,直到糯米被完全搗爛為止。隨后,外婆將一大坨糯米糕撈到桌面上揉勻細分,一個個“小乒乓”就在簸箕里面擺開了。外婆說,之所以要把糍粑做成湯圓狀,是因為它能夠象征全家團團圓圓,永不分離。當然,有時也會切成一塊塊四四方方的,外婆說這象征寨子里的人做人從來都是方方正正、直爽大方。
做好糍粑后,外婆的“絕技”就更多了:蒸、炸、烤、炒……每隔一段時間,我們?nèi)揖湍軌蛳硎芤淮巍棒亵巫杂伞?。而每一次,外婆都不會忘記給周圍鄰居送點過去,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左鄰右舍都在向外婆道謝的場景。
如今,雖然我已經(jīng)離開老家進城讀書了,但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吵著嚷著要外婆給我做“乒乓球”。因為,只有在外婆做糍粑的時候,全家人的濃濃親情,還有左鄰右舍的那份友誼,都會被詮釋得淋漓盡致。
舟白中學(xué) 2023級(17)班 向彥妃
指導(dǎo)教師 向淑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