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區(qū)金溪鎮(zhèn)曾經(jīng)是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xiāng)鎮(zhèn)之一,在脫貧攻堅時期實現(xiàn)了從“筲箕灘”到“金銀灘”的美麗蝶變。
2022年10月,劉小梅、肖亞兩位“90”后北京大學女碩士選調(diào)生帶著希望和熱情來到了金溪鎮(zhèn),分別擔任長春村、山坳村黨支部副書記。
北大研究生當村干部會不會水土不服?到村之后怎樣施展拳腳助力地方發(fā)展?鎮(zhèn)村干部和村民都充滿期待。
選調(diào)生到村任職往往要過“三關”:語言關、村情關和認可關。兩位年輕的“村官”撲下身子、深入群眾,真干實干助力鄉(xiāng)村振興,闖過一關又一關……用耐心、愛心和責任心書寫著青春的答卷。
用耐心為孤寡老人
帶去心靈的慰藉
劉小梅到長春村任職后,便迅速對村情進行調(diào)研,她發(fā)現(xiàn)長春村位于進入黔江城區(qū)的主干道上,交通相對便利,常年外出務工人員率高達49.7%,在家群眾多是老弱病殘,且全村有特困人員17人。通過入戶走訪,劉小梅了解到,黨委政府為符合條件的弱勢群體、困難人員等都落實了相應政策,群眾很感激黨和政府的好政策,但是很多老人們的內(nèi)心卻很孤獨。尤其是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和子女外出的空巢老人,由于年老體弱,眼睛昏花,沒有親人的陪伴,也難以使用電視、手機等電子產(chǎn)品,常常是枯坐著度日。他們很渴望與人交流,希望能有人常來看看、關心自己。
劉小梅為孤寡老人李振華測量血壓。
于是,劉小梅便在完成日常工作之余,用腳步丈量長春村的每一片土地,常常到村里老人家中,為老人們測量血壓、講解政策,傾聽老人們的心聲。很多老人說話帶有濃重的口音,由于不是本地人,一開始劉小梅很難聽懂方言。為了能與村民順利交流,劉小梅不恥下問,一遍遍地詢問、模仿,漸漸地,她已經(jīng)能和老人們暢通無阻地交流了。她說自己在群眾面前不是什么干部,就是他們的女兒、孫女,她要盡自己的力量給予群眾關心關愛,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chǎn)黨員的初心使命。
村里68歲的孤寡老人李振華,平日里除了到集鎮(zhèn)趕集時會感受到熱鬧,其他大多數(shù)時間都獨自一人。因為身體原因,再加上視力不好,沒法看清楚電視,但他很想了解時事新聞。劉小梅在一次入戶走訪時了解到這個情況,便記在心里。之后,她常常帶著測量血壓的儀器,到老人家中測量血壓,詢問老人的身體情況,拿出手機為老人慢慢地講述最新的時事新聞,并同步開展政策講解。老人說:“這個女娃娃很有耐心,讓人感覺很親切”。劉小梅說,溫室里長不出參天大樹,她會珍惜在長春村的每一天,用真心去實踐、用真情去擔當,做好群眾的“勤務員”。
用愛心為留守兒童
點亮希望的明燈
到山坳村任職后,肖亞便開展入戶走訪,了解到村里青壯年多外出務工,留守兒童較多,家中老人無力進行基本的教育監(jiān)督和指導??吹酱謇锝逃Y源缺乏和留守兒童父母缺位的現(xiàn)狀,肖亞心中就萌生了一個想法,她要在村里辦一個假期輔導班,免費為村里的孩子們輔導,激發(fā)他們學習的信心。
肖亞為留守兒童輔導作業(yè)。
“有想法”就得“想辦法”,為避免“紙上談兵”,肖亞進行了充分的調(diào)研。在向駐村領導、村支部書記、駐村第一書記詳細匯報了自己的想法后,肖亞得到了大力支持。村支部書記田維豐說,有了肖亞這個北大高材生授課輔導,相信輔導班一定能辦得有聲有色!經(jīng)村支部委員會研究決定,鎮(zhèn)村干部大力宣傳動員,在今年7月暑假,輔導班順利開班了。
山坳村地處金溪鎮(zhèn)較偏遠位置,村道彎曲坡度大,為防止學生出現(xiàn)走失、中暑等安全問題,由鎮(zhèn)村干部負責學生每天的安全接送。因為缺乏父母的有效監(jiān)管,學生們很難按時完成暑期作業(yè);鄉(xiāng)村學校英語教學資源薄弱,學生們很難得到專業(yè)的英語教學。分析之后,肖亞決定“對癥下藥”,精心編排課程表,通過答疑解惑輔助學生順利完成暑期作業(yè),引導學生們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教授英語英標、英語發(fā)音、英語單詞識記等基礎課程,通過英語歌曲、視頻等提升學生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三年級的男孩田浩然平常學習很刻苦,但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讀單詞靠拼音標注、記單詞靠死記硬背,學得很痛苦。到輔導班第一天他跟肖亞說:“肖老師,我好討厭英語,真難學!”除了他之外,還有3個六年級的男生英語基礎十分薄弱,連三年級英語課本上的單詞都不會認。于是,肖亞為他們量身定制了輔導課程,首先認讀英語音標,跟著視頻學習正確的發(fā)音,然后利用英標拼讀單詞,讓他們一邊大聲讀,一邊在紙上自然地寫出來。這樣將單詞里面的字母組合和發(fā)音對應起來,找到對應的規(guī)律,一聽到某個單詞的發(fā)音,他們就能不假思索地寫出單詞。通過一遍遍教學引導,改變了他們記單詞的習慣。
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當肖亞給田浩然看一個陌生的高中英語的單詞時,他竟然自己拼讀出來了!那一刻,田浩然興奮地對肖亞說:“肖老師,英語真有趣,我一定會按照你教的方法好好學!”肖亞還將自己勵志學習成功考上北京大學的故事分享給孩子們。她鼓勵孩子們要心懷夢想、志存高遠,通過勤奮刻苦、不懈努力去創(chuàng)造美好的人生。她表示,將在鎮(zhèn)村兩級的支持下,繼續(xù)開展課外輔導,助力孩子們?yōu)閴粝氩迳向v飛的翅膀。
劉小梅、肖亞兩位來自國內(nèi)最高學府的“村官”,用最接地氣的方式,拉近與群眾的距離,切實用行動關心關愛著金溪鎮(zhèn)的“一老一小”群體。她們收獲的不僅是干事本領的提升,更是鄉(xiāng)親們的認可和笑容,“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她們代表的不僅是個人,更是所有以挺膺擔當擦亮為民底色,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的黨員干部。
(通訊員 李巧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