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釗勤
母親,是我們無法繞過的炙熱溫柔,是我們心底里最柔軟的兩個字。當(dāng)我讀到茅獎作家梁曉聲最新出版的小說精選集《母親》時,感動地流下眼淚,不禁回想起自己的母親,與書中的“母親”一樣,都是平凡而偉大的。
在梁曉聲小說《母親》中,他以童年經(jīng)歷為底本,記敘了母親在當(dāng)時極其艱難的生活條件下,依然保持純正的品格,勤勞節(jié)儉,以身作則,而對生活所持的樂觀心態(tài)。為了不讓孩子們挨餓,母親每天早上舍不得坐公交車,徒步去很遠(yuǎn)的工廠,拖著單薄的身軀,用廉價的勞動力來換取一些食物,講述了作為一位母親為了兒女付出的慈愛,書寫了底層人物的命運(yùn)和生活的酸苦,同時也為讀者呈現(xiàn)出一位母親平凡和偉大的形象。
在本書中,母親那小小的身軀,竟承受了如此多的生活瑣事,對我們的愛猶如大海里的一座堡壘,將我們緊緊環(huán)繞。在那個年代,翻砂這種過于繁重的活,即使是壯年男性,也不愿意整日勞作,而母親就在這種重力苦工下勞作,甚至冒著生命危險——這些是天底下所有母親在當(dāng)時年代背景下的一個縮影。
梁曉聲說:“母親對子女的愛是不嫌棄、不放棄,哪怕他是面目奇丑,類似非人,她也只顧奉獻(xiàn)一切,無私無怨無悔。”母親的偉大不言而喻,無論用多么華麗的語言出也無法道出天底下母親的圣潔和那份比天大、比海深的親恩。
當(dāng)我再一次讀起這本書,我的眼睛不禁模糊起來。這不僅是作者的母親,也是我的母親,更是萬萬人的母親?。∽鳛槌赡耆说奈?,看到這本書,就更加想念自己的母親,心生愧疚。我的母親辛辛苦苦把我們子女養(yǎng)大成人之后,孩子們一個個遠(yuǎn)走高飛,定居他鄉(xiāng),她心里除了牽掛就是祝福,每次回去看她,或者打電話,母親總是說什么也不需要,她很好,不要擔(dān)心……在母親眼里,孩子們就是她的一切,為了我們,再大的委屈、困苦也能吞下。所以世界上只有一種愛,是只管付出,不求回報的,那就是母愛。
“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讓我們珍惜那份曾經(jīng),銘記母愛的光輝,這份親恩,一生都無法彌補(bǔ)。趁母親安在,多回家看看,吃她一頓飯,幫她梳一次頭發(fā),去巷子里走走,那些留下母親印記的地方,依舊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