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春培
寂靜的寒夜,總有一種聲音縈繞心底,生長成樹,蔭蔽了塵世的喧囂,溫暖了一枕的清冷。
一
村莊很小,只有三四十戶人家。黎明有一只雞叫,整個屯子的雞都跟著叫,夜里有一條狗吠,整個村子的狗都跟著吠。
高矮不一的土墻、稀疏各異的板杖、把每個家庭隔離成大小不一的院落,每一方院落里,氤氳著各自的喜樂悲歡。即便房門緊閉,那些起伏著的情節(jié)也會爬過土墻、鉆過板杖,溜進大人們的唇齒間,撞進孩子們的耳膜里。誰家有了紅白事情,全村人都會無聲趕來。喜事就陪著笑,白事就陪著哭。
春風秋雨的更迭中,四季章節(jié)的轉換里,小村人周而復始地生活著。閑暇之余,孩子們常會聚集在一起,河溝邊、草甸上、樹林里、抑或是蜿蜒穿梭于村落間的土路上,相互追趕或嬉鬧,口無遮攔的笑罵聲像天空中漂浮的云朵,變幻莫測,卻妙趣橫生。
夕陽來不及打招呼,似乎就在一瞬間落下山去,這時母親喚我回家吃飯的聲音會隨著屋里燈火的明亮,房頂炊煙的升起,一起飄過來,牽著我的腳步走回家。推開房門會看見母親正蹲在灶前,灶膛里響著噼里啪啦燃著的柴草聲,鐵鍋上彌漫著沙沙響的蒸汽聲,以及母親怪我晚回的嗔罵聲折疊在一起,婉轉成柔軟的掛念,響在耳畔、滑進心間。
這溫暖的聲音,在村莊的土地上葳蕤成繁茂,濃郁了整個心田,蔭蔽成質樸的恬淡與安然。
二
伴著《琵琶語》的背景音樂,余光中的《鄉(xiāng)愁》在深情的誦讀中彌散開來。引領著我們走進了詩人的生活和情感。
主宰和駕馭整個課堂的,是新任特崗教師詩慧。
我能體會詩慧講到“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時的感受。前幾年她求學在外,當下,又在遠離父母的小城教書育人。那種盈滿于心的離愁別緒不言自明。因為工作關系,去辦公室找她的每一次,她都在埋頭讀書?;蛟S,文字已成為她抵御思念的最好良藥。這節(jié)課上,透過詩慧委婉而又不乏熱烈,含蓄而又不乏激情的話語,把我們的思想帶向遙遠,帶向“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深切祈盼。
中秋節(jié)那天我值班,就在我走出校門為同事接快遞時,迎頭剛好碰到剛剛下車的詩慧。望著她風塵仆仆的倦容,我為她沒能和親人共賞圓月而深深地遺憾。對此,她只是淺淺一笑說;“那也沒辦法,得回來上課啊”。其實,她是可以請半天假的,只要回頭把課補上就可以了,但她還是回來了。而且空空的教師寢室只有她一個人。那個晚上,無眠的我一下子想到了詩慧,想到了她講的那首《鄉(xiāng)愁》。
因為所教年級不同,我和詩慧平素交集不多,彼此之間不甚了解。但聽了她的《鄉(xiāng)愁》,就宛如聽了她的心聲。那里面講的是詩人的故事,也是我們的故事,都被詩慧講出來了。
三
暑假的一天,我拉著笨重的行李箱剛過安檢口,嘈雜中就聽到有人在叫“春培、春培……”
略帶滄桑的聲音透亮而又熟悉,甚至還潛藏著一份久違的驚喜。我倏地停住腳步。穿過折疊的喧囂放眼望去,只見最北排坐席的中部一位頭發(fā)花白的老人正朝我揮手笑?!皠⒗蠋?”我飛奔過去……
劉老師是我小學時的班主任。有一次,留了個有關植物作文的作業(yè)。寫什么呢?我迷茫中找不到出路。遂找出一本《小學生作文》抄寫起來,只不過在抄的過程中進行了加工處理,融入了自身的理解和感受。歷經半個小時的打造后,一篇題為《月季花》的文章就“誕生”了。
第二天我忐忑地交上作業(yè),心神不寧地等待著暴風雨的洗禮??梢庀氩坏降氖钦Z文課上劉老師非但沒有批評我,反而把我的作文當范文來讀,并夸獎我的文章語言樸實,感情真摯:“家里的窗臺上擺著一盆月季花,每天早上醒來我都會先看它幾眼,因為我太喜歡它了……”
那厚重而有磁性的聲音讓我一下子忘了那作文是“贗品”,并心安理得地接受老師贊美的語言、同學們羨慕的目光。自此之后作文水平竟然突飛猛進,有了質的飛越。
“還教學嗎?”劉老師問我,“你心思細膩、領悟力強、懂感情、教語文適合你……”
多少年了,我一直記得那一聲熱烈的呼喚,她似泉水般浸入心底,濯盡塵埃,念及一次,夢想就鮮亮一次,追逐的熱情就多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