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訴人物:鄧先生
傾訴時間:12月
有人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走,人生只余歸途。也有人說,兄弟只有今生,沒有來世。而如今對于我來說,這兩句話真的是重若千鈞。父母說走就走,兄弟也說散就散。作為已步天命之年的我,真的想去找個沒人的地方,大醉一場……
一
我的老家,在黔江一個非常偏遠的山溝溝里。我在家排行老幺,打小生活在農(nóng)村的弟弟與我,從小到大幾乎就沒有吵過嘴,更沒打過架。那些年農(nóng)村條件艱苦,盡管我們家里人口不多,但日子依舊是緊巴巴。一年到頭吃不上幾頓白米飯,肉就更不用說了。還好,父親是非常勤勞的人,而且渾身都是本事:能當石匠,能當篾匠,還能當裁縫,只是每門技都不太精。但如此一來,我們家雖然大魚大肉指望不上,但餓肚子的事情,還是從未發(fā)生過。
別看我的父母是農(nóng)民,但在他們的意識里,子女必須讀書是毫不含糊的。他倆經(jīng)對我和弟弟說,我們家祖宗十八代都是農(nóng)民,希望在我們這一代還是有點突破。不說當個什么大官發(fā)個什么大財,但最起碼能夠去城里混飯吃,不再一輩子臉朝黃土背朝天。于是,無論家里有多困難,父母總是會在第一時間把我們的書學費湊齊。盡管那里的書學費在現(xiàn)在看來少得不值一提。但在那個年代,幾塊錢就已經(jīng)是個大數(shù)字了。
在我們?nèi)胰诵哪恐小爸灰患胰似狡桨舶簿褪切腋!钡暮萌兆?,卻在我上初一那年說沒就沒。那一年,一向身體健壯的父親先是在一場酒后摔碎了大腿,后不到一年又先后患上數(shù)種病,最終沒能撐得過去,離我們而去。
家里的頂梁柱塌了,對于我們來說,無異于一場滅頂之災(zāi)。我和弟弟頓時覺得沒了依靠,而母親更是痛苦數(shù)日,好久都無法接受現(xiàn)實,甚至變得神情恍惚。有一天,還在上小學的弟弟突然對我說,哥,你學習成績好,你繼續(xù)讀書吧。我反正讀書也不行,我就不上學了,家里沒錢,我還可以騰出時間來幫媽媽做點活路。
實話說,弟弟的話,讓我一時語塞,不知如何作答是好。的確,從學習成績上看,我要比他優(yōu)秀得多。但從年齡上看,哪有弟弟不上學去干農(nóng)活,哥哥卻踩著他的肩膀?qū)盹w黃騰達呢?但回過頭來理智地想想,那個年代考上大學后,就個業(yè)甚至是找個“鐵飯碗”都是十分容易的事情。這可是離終結(jié)我們“祖宗十八代都臉朝黃土背朝天”歷史最近的機會,而且父親臨終前也反復(fù)給媽媽交代,無論如何都要想法讓我讀書。至于弟弟,父親確實在臨走前沒有提及他讀書的事。
我和弟弟推托,我堅持要他上學,我輟學。畢竟我比他年長,就算我出去打工,也比他好找活。但弟弟卻始終堅持:“你愛上不上,反正我不去了?!倍藭r,一直隔壁聽著兄弟倆“互勸”的母親,淚汪汪地走到我們跟前說:“你爸給我交代過,如果兩孩子非得一個輟學,那就只能委屈老二了。但只要有一點點辦法,你都要想法。你們都先上吧,萬一頂不過去的時候再說……”
最終,我和弟弟聽了母親的話,都不再提輟學的事情。只不過,在后來的日子里,我和弟弟都變得非常懂事。不管是假期還是平時,我們都會千方百計抽出時間幫媽媽干活。不管是耕自家的地,還是去別家“換活路(相互免費幫忙干活)”。為了能夠多掙點錢,我和弟弟平時還去山上打桐子,摘金銀花等等。但凡能換來錢的事兒,媽媽都帶著我們?nèi)プ觥?/p>
二
值得欣慰的是,五年后,我如愿以償考上了大學。
我考上大學,弟弟也上高中了。由于他后來非常用功,學習成績也不錯。于是,上大學后我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得趕緊想法掙錢。一是自己不能找家里要錢,二是最好還能掙點錢供弟弟上學。
于是,我平時就在學校附近一家飯館打零工,寒暑假也直接不回家,要么找一份家教的活,要么就整個假期都去幫飯店。這樣一年下來,除了我自己的開銷能夠自給自足外,還多少能給家里寄回去那么一點錢,哪怕只有幾十塊幾百塊。弟弟看著我如此為我們家奔波,他打心眼兒里也很感激。越是這樣,他就越發(fā)奮讀書。同時,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他也慢慢可以在假期出去打零工了。村子里上上下下的鄰居都為我媽自豪,因為她生了兩個特別聰明、還特別懂事的兒子。都說她幸福的日子在后頭,而她走到哪里,鄰居們對她都相當客氣。
又過了兩年之后,弟弟也沒有辜負我和媽媽的期望,如愿考上大學?!袄相嚰夷莾蓚€兒子實在是了不起,要是我家孩子像他倆那樣,我是睡著了都要笑醒……”鄰居們都這樣說。而母親每每聽到這樣的話,也無比自豪,覺得臉上特別有光。
我大學畢業(yè)后,在重慶一家國營企業(yè)上班。而弟弟后來大學畢業(yè)以后,則回到了黔江工作。再往后,我和他都成家了,那個曾經(jīng)風雨飄搖差一點就走到盡頭的家,終于迎來了艷陽。而母親也覺得苦日子終于熬到了頭。從那以后,她也一個人留在了農(nóng)村老家。本來我和弟弟都給她說到城里生活,但她終究沒有同意。她說農(nóng)村呆習慣了,城里的生活她不喜歡。
沒辦法,我、弟弟和母親就三人各在一方。盡管我們?yōu)槟赣H買了電話,聯(lián)系倒也算方便,但畢竟我們不在她身邊,所以我們仨總是一年到頭都要彼此牽掛著。平時我和弟弟工作都很忙,只有等到節(jié)假日才有機會聚在一起。開始是個把月一次,慢慢就變成了兩個月、三個月甚至半年才聚一次。再后來,就只有每年春節(jié)時,我和弟弟才能回家陪母親了。然而即便如此,母親也從未責怪過我和弟弟。記得每年春節(jié)時,便是母親最開心的時候。特別是見到我和弟弟各自的兒子,她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三
2005年9月12日,是我這一輩子都無法忘記的日子。因為就在這一天,身體一向很好的母親,突然因為腦梗離開了我們。母親離世的消息是鄰居告訴我和弟弟的,得知這個消息后,我在房間里嚎啕大哭了很久。如果當初我和弟弟再堅持一下把她帶在身邊,也不至于連個送終的機會都沒有。直到現(xiàn)在,每當想起這個事情,我都無法原諒自己,甚至有時還會責怪弟弟,責怪他離老家那么近也不隔三差五回去看看母親。要是經(jīng)?;厝?,再怎么也多少知道母親的身體情況,或許還不至于讓母親一個人就那么孤苦伶仃地走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也許,這才是人間最大的傷痛。現(xiàn)在我仔細回憶起來,可能我和弟弟開始疏遠,便源于為母親治喪之時。按照農(nóng)村老家的規(guī)矩,母親墓地的選擇還有出殯的日子,都要精挑細選的。用老祖宗的說法,就是要“不虧兩個兒子中的任何一個?!钡捎诘艿茈x家近,加之兄弟倆一直以來都彼此信任和關(guān)心,我也沒有作任何考慮,便讓他一個人先開始張羅。
母親的喪事,總的來說辦得十分順利,也沒出什么大的岔子。在但治喪期間,我和弟弟,還有我的愛人和弟媳婦卻在不經(jīng)意間斗了幾句嘴。大致是我們有點責怪他們不隨時回家看看母親,他們又責怪我們?yōu)槭裁粗恢镭煿炙约簠s做不到。這一來二去,兄弟間沒有啥,但兩妯娌之間卻誰也不肯原諒誰。
要說這事,也不是個大事兒。只要雙方都加以自責,問題就可以圓滿解決。但遺憾的是,在弟媳婦的影響下,弟弟開始對這場“糾紛”變得計較起來。而我這邊,盡管我隨時隨地在對妻子進行說服并對其不好的想法及做法“嚴防死守”,但終究收效甚微。雙方就這樣先是互相僵持,再往后就是變本加厲。再到后來,我們的來往就慢慢開始減少,雙方的矛盾也從最開始的“藏著掖著”到了后來的公開攤牌。
“哎,整整10年了,我們基本沒有什么來往??晌乙恢鄙钌钭载?,是我這個當哥的沒有做好。事情鬧到今天這個局面,留給我的,除了檢討,沒有別的理由?!崩相囌f,一個小小的誤會,竟然能把兄弟間幾十年的手足之情給斬斷,“我太不合格了,這哪里是一個稱職的哥哥?如果弟弟愿意,我真的愿意立馬給他道歉,并期待著余生再續(xù)當年手足之情!”
10年來,下了又下的雨,吹了又吹的風,淋濕了一次又一次大地,吹黃了一年又一年的草木。讓人痛心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親情也被淋濕和吹散。但值得欣慰的是,無論是我還是弟弟,兩家人都健健康康,日子過得也還算幸福,“但還有4年我就50歲了,弟弟也48歲了,還有什么放不下的呢?我已經(jīng)和愛人商量好了,明天就去弟弟家真誠道歉、消除誤解,愿6位親人余生不再生疏,讓親情永遠相隨?!倍斃相囋谡f這番話時,記者注意到,他早已是淚流滿面……
后記
作為一個年近五旬的大男人,能為親情的得失而潸然淚下,這是一種品格,實屬難得;作為一個年近五旬的大男人,能將親情之觴與我傾訴,這是一種信任,不勝感激。手足之情是純天然的,無論經(jīng)歷過什么都會?!凹兌取?。但即便如此,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會珍惜,不要總是在失去以后想再擁有。衷心祝愿老鄧和弟弟在各自繼續(xù)為自己的人生不懈奮斗之時,跟在海綿里擠水一樣擠出時間,去在意這一段“只有今生、沒有來世”的手足之情。我們都相信,你們的父母在天之靈,一定會為接下來的你們兄弟相處而倍感欣慰的……
(記者 王華松)